“海派农民画·魅力最虹桥”:长三角农民画交流活动盛大启幕


10月24日,在上海长宁区与新泾镇政府的共同承办下,“农民画传承与发展”主题的长三角地区交流活动顺利启动。这次活动以揭牌“海派农民画院”、成立长三角农民画联盟、举办长三角农民画展等一系列活动的形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陈颖副区长也亲自参加了这次活动。

活动拉开序幕就先与观众分享了一场以西郊农民画作为主题的舞蹈表演《古井趣事》。这场舞蹈以一段描绘江南农民洗衣作乐的场景作为灵感来源,轻松愉快的舞姿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新泾地方风情的独特魅力,也化作了传统民间艺术到现代艺术创作的媒介。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舞剧在2022年被评为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舞蹈类”优秀群文新作”。

长宁新泾地区的西郊农民画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2015年,即被上海市收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西郊农民画已经走进了校园和社区的日常活动之中,受到了更多人的知晓和喜爱。在此基础上,长宁区进一步提取农民画中的核心元素,发展出各种文创产品,并通过资源整合与跨部门融合,推动农民画的创新发展。

据了解,本次交流活动以”立足新泾,辐射长三角”为主旨,与长三角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农民画地区一同进行交流。揭牌活动上,”海派农民画院”依托长宁区非遗保护长效机制,将兼顾西郊农民画的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推动其传承与推广。同时,长三角农民画联盟于交流会上正式成立。未来,在这个联盟的支持下,长三角农民画的创作与研究将有更深入的交流和协作。

交流活动并未仅限于组织建设的讨论,也提供了一个专业的研讨平台。如何建立西郊农民画的美学理论体系,如何推动传统农民画风格走向更现代化的”海派农民画”风格,都在专题讨论中进行了深入探索。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不仅对西郊农民画进行了严谨的学术分析,也一道梳理出了它在美学领域的艺术价值和精髓。

就如同这次活动的主题一样,农民画的发展与传承并非一蹴而就。长三角地区农民画的交流与研究,才刚刚展开步履,但是每一步都会为农民画这一传统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忘记农民画的艺术根源,也需积极创新,寻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