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极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野生的濒危鸟类。然而,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一位叫唐女士的市民却有幸与这样一位稀客不期而遇。12月17日,唐女士在家中的窗台下意外捡到一只她从未见过的鸟儿,后来竟被专家确认为濒临绝种的鸊鷉。
鸊鷉,一种外形独特的鸟类,它拥有像鸭子一样的脚掌,却不同于鸭子的扁平嘴巴。它全身羽毛呈黑灰色,脖颈处为灰白色,墨绿色的脚趾上带着黑色的瓣状蹼,锥状的嘴巴和几乎不可见的尾巴组成了它的独特外形。当唐女士发现这只小鸟时,它浑身冻得僵硬,她便心生怜悯,将其带回家中,并周到地为它提供了温暖和食物。
经灌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的确认,唐女士所救助的鸟儿确实为鸊鷉,这是一种受到严格保护的野生鸟类。鸊鷉因生境丧失和环境污染,数量显著减少,已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鸊鷉的种群也被纳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这种有着“王八鸭子”别称的鸟类,在水面上游弋时,常会将身体潜入水中,只露出类似鳖的嘴和眼睛,从而得名。发现自家养的这只野生动物属于濒危品种后,唐女士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方法将其放生。在灌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她带着鸊鷉来到了伊云湖。
18日上午,在媒体记者和伊云湖输水泵站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唐女士在湖边小心翼翼地把鸊鷉放下。这只鸊鷉伸展双翼,毅然投入湖中,返回了它熟悉的湿地家园。
据伊云湖输水泵站工作人员龚成林透露,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在湿地保护和水体整治上的努力,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去年九月,在灌云县杨集镇的湿地公园中,还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草鸮。鸊鷉的成功放归,再次证明了灌云县生态环境的向好势头。
鸊鷉顺利归回自然,不仅是对唐女士善行的美满收官,也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珍惜并保护这些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珍稀物种,让它们能够在这片共同的天地里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