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快科技12月23日消息,自去年起,互联网上关于插电混动汽车、增程混动车辆和纯电动车争夺充电桩资源的讨论日趋激烈。特别是理想汽车,由于其销量的显著增长,成为了众矢之的。很多人质疑,尽管这些车型可以直接加油驱动,为何非要占用充电设施,与纯电汽车竞争充电资源,众多车主及市场观察家对此感到不解。
近期,该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一位同时拥有理想和蔚来汽车的知名数码博主“科技少帮主”于社交媒体上做了详细回应,并总结出了三个主要原因:经济性、舒适性和实际出行的需要。
从经济角度分析,选择电动方式驾驶的成本确实要低于燃油车。尽管节省的费用可能并不多,但对于追求高性价比的车主来说,这种在成本上的节约相当有吸引力。这种节约成本的习惯,在许多车主看来,已是一种深植于人的美德。
对于舒适性来说,即便理想L9的增程器在运作时已经相当安静,但如果不启动增程器,车辆运行将完全靠电池供能,驾驶体验更加平顺、更为舒适。此外,电池电量充足时,车辆的动力响应也会更加迅捷。
关于必要性,长途驾驶中遇到交通堵塞、低速行驶、车辆的哨兵模式等情况都会导致电池电量的下降。虽然增程车型电量的减少不会让车辆立刻停摆,确保了基本的出行安全,但却会影响到驾驶者对车辆的使用习惯和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关于增程混动和插电混动车型是否应该与纯电动车较劲争夺充电桩资源的讨论中,蔚来汽车的副总裁沈斐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表示,现行的充电桩收费模式,主要是根据每度电的费用以及每度电相应的服务费来计算,他本人更倾向于将收费模式调整为每度电的费用加上按照每分钟计收服务费,以市场机制来调节抢桩现象。
这个观点提出后,在车主和业内专家中引起了广泛讨论。一些人认为修改收费标准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充电资源,从而减少不同类型车辆之间的资源争夺。同时,这也可能促使车主在使用充电设施时更加考虑成本效益,促进充电设施的高效利用。而另一些人则担心,这种按照时间计费的方式可能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如在充电高峰期间车主为了避免额外的时间费用而提前结束充电,可能导致电池未充满电,影响车辆的使用续航。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火热的今天,电动车、混动车极具市场潜力,他们在节能减排和提升驾驶体验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优点。但同时,公共充电设施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规划也将成为车企与城市管理者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