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猫基地启动轮休制度 提高动物福利


为了进一步提升动物福利,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近日对外宣布将探索实行动物轮休制度。该政策旨在缓解熊猫们因长期面对游客造成的压力,给予他们更为安静的休养环境。该制度的试行预计自2023年12月25日起生效,届时将关闭对公众开放的幼年大熊猫别墅区域,每周一进行为期一天的闭馆。

闭馆期间,相关区域将不对游客开放,期望游客们可以理解和支持这一动物福利举措,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游览计划。此项新政策是基地为提高熊猫们生活质量的尝试之一,同时也是回应社会对动物权益关注的积极回馈。

长期以来,成都大熊猫基地作为熊猫保护和研究的重要机构,一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尽管游客对熊猫的爱意与关注值得赞赏,但也不可避免地给熊猫带来了额外的生活压力。尤其是在别墅区域的幼年熊猫,因为它们的可爱和稚气,常成为游客特别喜爱的对象,在众多的关注和喧哗中,它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时常受到影响。

基地专家表示,动物的福利和心理健康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不断增加的游客量和人类活动对动物自然栖息地的影响,对熊猫等珍贵动物的日常行为和健康产生了潜在的干扰。因此,基地决心采取措施改善其生活环境,让动物享有更多的私人时光,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此次“动物轮休制度”的推出并非毫无先例,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保护基地也在不断尝试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例如,有的动物园会定期更换动物展示的区域,分散游客的注意力和造访压力;有的则会创建更为自然且复杂的生活环境以刺激动物的智力和身体发展。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此项新措施,在专家和动保人士看来是一个积极的开始。基地负责人透露,以后还会根据动物福利的需要和游客的反馈,持续评估并完善轮休制度。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给予熊猫们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也能提升公众对动物福利的认识与尊重。

基地希望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进一步向公众普及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并鼓励游客在参观时能够遵守规定,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性,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人与自然共处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成都大熊猫基地将继续致力于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努力为这些可爱的生灵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