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频频被举报:音乐节背后的无奈与困境


近日,演唱会及音乐节频繁因举报遭取消的现象引发社会热议。这类事件不仅影响了音乐节的正常运转,也让音乐爱好者心中充满了困惑和不安。例如,天津泡泡岛音乐节中,田馥甄作为压轴嘉宾因网友涉嫌立场问题的举报最终未能登场。而这种现象如今愈发普遍,涉及的举报理由越来越离谱。

有些举报是出于网友的政治敏感,如田馥甄事件,但更多情况下,举报理由都是无关紧要的细碎事项。例如,一些摇滚乐队在演出前被要求不能在特定歌曲中撒纸钱,以防被认为是迷信活动,而这一过去的传统已经成为了潜在的举报原因。甚至,有观众因为抢不到票而恶意举报主办方,使得相关演出不得不停办。猎户座金属音乐节和青岛多可艾克音乐节都因为类似的恶意举报而被迫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举报的主体不仅限于那些对音乐不熟悉的保守家长,许多所谓的乐迷也参与其中。这些“乐迷”在没能如愿时,选择用举报来表达不满。例如,2022年春回音乐季上,有人因未能抢到票而建议举报场地方,结果演出果然被取消。此类事例屡见不鲜,成为一些人实现个人意图的快捷方式。

为何举报屡试不爽?我们必须深入探讨音乐会和音乐节被举报成功的原因。演唱会和音乐节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地方政府对这类活动高度重视,生怕任何负面消息损及城市形象。因此,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相关部门往往迅速响应,宁可取消活动以求安全。

以南阳音乐节为例,地方政府全面推动,让这一届迷笛音乐节成为最火爆的一届。然而,随之而来的盗窃案引发了广泛关注,为了挽回形象,南阳进行了一系列自救举措,甚至邮寄伴手礼给受害乐迷。去年8月,西安的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也曾因粉丝行为引发质疑,又传出西安在之后大规模取消演唱会的消息,但具体原因无人知晓。

以上现象暴露了当前文化活动面临的困境——举报系统被频繁滥用,成为部分人借机发泄不满甚至投机取巧的工具。这不仅损害了音乐的自由表达,也打击了广大乐迷的热情。猖狂的举报者不仅仅针对音乐活动。郭有才在菏泽南站的表演曾打动无数人,但他因一句“我养你”而被举报,说他弱化了年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而这一句台词其实源自《喜剧之王》的经典告白。

讽刺的是,往往举报者自认为是在维护正义,但其行为却更像是追逐八卦热点和流量的工具。他们不但对音乐人有深入了解,还善于利用举报机制,一次“义正言辞”的举报,就能让一场辛苦筹备的演唱会戛然而止。

未来的音乐天空是否会更加阴霾?当举报愈发猖狂,音乐活动也愈发受限,我们也许只能默默生存于音乐的沉默之中。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如何平衡音乐的自由表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