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 前三季度起诉电信网络诈骗3万人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10月25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针对严重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犯罪行为,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进行了全链条打击。前三季度全国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数上升了46.9%,达到3万人。同时起诉了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的罪名人数达到10.4万,同比上升12.3%。

全国检察机关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集中打击,包括网络黑客的非法侵入、非法控制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行为,开始大规模将其绳之以法,1月至9月已经起诉了近千名犯罪嫌疑人。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加强对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的司法保护,推动网络运营者、数据处理者有序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定义务,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案件起诉人数累计超过1300人。此外,检察机关还立案办理了100余起针对网络行业公益诉讼案件。

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的问题,全国检察机关结合了”断卡”,”断流”,”拔钉”等多维度的行动决策。这些行动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同一时间,全国检察机关针对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惩处,起诉人数超过了2300人。充分利用检察公益诉讼的功能,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2052年前三季度,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已超过5200件。

针对电商平台的监管漏洞,检察机关聚焦打击网络销假制假、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在前三季度中已经起诉了1700余人。同时,也强化了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对利用网络实施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案件进行了起诉,案件数量超过960起。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行为,检察机关也加大了处理力度,受理同类案件同比上升了一倍。

在维护网络安全,严惩网络犯罪的同时,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还在更新一个全新的履职监督模式。这一模式将综合履职,推动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将网络犯罪案件的特性如:跨地域性、涉众化和链条化纳入考量,形成失强大的内部合力。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更好的提高违法犯罪线索发现的速度和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