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引进革命性淋巴瘤创新药 基于“港澳药械通”优先受益


淋巴瘤作为恶性肿瘤的代表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皆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不断努力提高治疗效率和生存率的同时,对于成人最常见的一种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仍然存在着治疗后复发或难治的严峻挑战,其中近一半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遭遇这个困境。

在这一背景下,“港澳药械通”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首个治疗DLBCL的创新药坦昔妥单抗成功落户广东,为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转机。这使那些高龄、体质虚弱或因为并发症无法接受大剂量化疗和移植的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2023年12月15日,在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主办、广东祈福医院承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淋巴瘤论坛暨坦昔妥单抗港澳药械通首批应用启动会”上,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淋巴瘤的治疗现状、目标、方案选择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这一新药的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据黄慧强教授提到,在经过多年的治疗努力后,目前已有大约60%至70%的患者可能实现长期生存,甚至彻底根治。但相对而言,另外30%左右的患者对治疗响应较差,形势不容乐观。

在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过程中,复发和难治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的二线治疗大多包含靶向药物及化疗。但是,由于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且完全缓解的几率大约只有20%左右,给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这也是“港澳药械通”政策下,坦昔妥单抗的引进显得如此迫切和宝贵。作为一种靶向CD19的创新药物,坦昔妥单抗联合免疫增强药物来那度胺,形成了无化疗方案。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创新性探索,早期的5年随访临床数据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这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为那些未能得到标准治疗方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

随着坦昔妥单抗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进入中国内地,除了使患者能更早获得国际上的创新药物治疗外,也为积累国内患者的临床数据奠定了基础。这些数据和经验将有助于制定出更适合国内患者的“中国方案”,并为药物在较大范围内的应用提供支持。

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引进新药后严格遵循适应证使用,进行有效的安全性管理,提供充分的临床数据支撑,是“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的责任所在,也是满足更多患者药物需求的关键途径。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革命性的淋巴瘤治疗药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