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人而言,将存款存入银行并从中获得利息,已经变成了一段尘封的记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处于低利率乃至零利率的金融环境中,普遍存款利率降至0.001%的低位,100万日元的存款一年的利息竟仅有区区10日元。
但时至今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震荡,日本的金融业也悄然迎来了转机。在近几周内,包括三菱日联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及瑞穗银行等大型银行集团均宣布,它们的10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之前的0.002%调升至0.2%。尽管这一提升后的利息依旧偏低,它却是标志着一种趋势的逆转。特别是三井住友,它已经超过12年没有对存款利率做出调整。
日本的老年人因为对退休生活的担忧,以及信任感,较多地将退休金和养老金存入银行。更重要的是,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面临投资障碍,也在大量增加存款。尽管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推动“化储蓄为投资”的策略,但这些举措似乎并未取得显著效果,反映出民众更倾向于保守、追求本金安全的金融心态。
长期以来,日本人的工资水平几乎没有实质增长,而长时间的通货紧缩也使大多数日本民众更愿意将半数以上的资产存放在银行当中,因为通缩不会使得购买力下降,因此存钱成为一种保值手段。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日本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率从3%升至3.3%,核心CPI(不包含生鲜食品价格)从9月的2.8%微增至10月的2.9%,已连续19个月超过日本央行2%的通胀目标。这一形势表明,一直执行的负利率政策可能即将终结,而新的金融时代也许将到来。
尽管与一些国家5%左右的存款利率相比,0.2%依旧显得微小,但在日本,这代表了民众心态上的转变,人们开始愿意为自己的资金寻求更高的回报,也预示着储蓄习惯可能会有所改变。
分析家们指出,若日本的工资水平持续提升,联合经济增长和股市上升的态势,民众的资金将逐渐从传统的银行存款中流向多样化的投资产品。而在此过程中,不同银行之间的利率竞争或将变得更加激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银行业可能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整和竞争,从而开启全新的金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