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一步调整技术出口管制,稀土开采技术纳入限制范围


据快科技12月21日的消息,中国商务部和科技部近日联合宣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新修订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官方已经公布并即刻实施该《目录》,目的在于增强技术出口的管控。《目录》会针对那些属于军民两用的技术项目进行特别的出口管控管理。

此次《目录》经过修订后共删除了34项技术类别,新增了4项,并对37项技术的控制关键点及技术参数作出了相应的修改。在删除的技术条目中,包括6项禁止出口的技术,诸如绿色植物生产调节剂的制造技术等;以及28项限制出口的技术,像是医用诊断器械及设备制造技术、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等。

新增的1项禁止类技术条目是用于人的细胞克隆与基因编辑技术。此外,还添加了3项限制出口的技术条目,涵盖农作物杂交优势的利用技术、散料装卸输送技术以及激光雷达系统。对于这些条目,相关主体可依法进行出口申请流程。

调整后的37项技术条目中,涉及中药材资源及生产的6项技术被禁止出口。而其他31项技术则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栽培繁育技术、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和大型高速风洞设计建设技术等领域。值得关注的是,稀土的采矿、选矿、冶炼技术作为此次《目录》新增的描述对象之一,其技术出口也受到了限制。这可能会对全球稀土市场以及依赖稀土的高科技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稀有金属尤其是稀土元素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已变得越来越广泛,从手机、电脑到先进武器系统,稀土元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对稀土采矿、选矿及冶炼技术的出口管制显得尤为关键。

此次技术出口控制调整也延伸到了其他重要领域。例如大型高速风洞设计建设技术,这项技术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车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其包含的特殊功能结构设计、宽温域特种金属/复合材料性能分析、大型复杂装备智能制造与先进测试技术等均处于限制出口之列。同时,大功率电弧加热器技术和大功率可控硅整流电源技术、高焓长时间运行技术等也被纳入了限制范围。

通过此次的《目录》调整,中国在技术保护和产业安全方面的态度表现得颇为明确。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也关乎到国家战略资源的管理与对外贸易的全局考量。在全球化交流与竞争的大背景下,每一次技术出口管控的调整都能引发业界关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