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冷空气的不断补充,广东省多地气温呈持续下降趋势。据广东省气象局最新预报,自21日至23日,粤北及珠三角北部多市县早晨气温跌至冰点以下,极低温度可达零下2℃至2℃,而高寒山区的气温则更低,介于零下6℃至零下1℃之间,大范围的低温和霜冻成为本次寒潮的显著特征。此外,广州北部山区的温度也有望触及零度,并可能出现霜冻。
这波寒潮对广东省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从降温的强度还是持续时间来看,都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截止到20日晚上六点半,全省共有103个寒冷预警信号生效,红色寒冷预警信号达到9个,橙色预警信号高达54个。之前的12月19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也已启动了相应的防冻应急响应,可见面对来势汹汹的寒潮,全省上下均不敢大意。
广东人对于寒潮有着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寒潮带来的严寒天气可能让人感到不适,另一方面,却也期待雪花带来的罕见美景。然而,突如其来的寒流可能对老弱病残等抵抗力较弱的群体构成风险,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安全也是一个痛点。例如近日,清远连州经历了道路结冰导致挖掘机打滑失控的情况,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为此,各界必须采取应急准备措施,保证民众及时得到防寒物资,加强对易冻段道路的除冰保通工作,并且完善道路预警信息提示系统,以防止交通事故。此外,由于寒潮预计将持续至元旦假期,人们出行增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更应有所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波寒潮中,部分地区将伴随着8至9级的阵风,海边与高地的风速甚至可能达到9至10级,因此,加固户外广告牌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也不能怠慢。寒冷天气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相关医疗机构需为迎接患者就医潮做好准备。在此背景下,对于农业、养殖业等可能受到影响的行业,应当及时指导采取防冻防风措施,力求减少损失。
政府各级和相关部门在这个特殊时期面临着“保安全保畅通保供应保民生”的多重挑战。尤其是在元旦假期前夕,防寒、防风、确保供电供暖等各项措施都必须提前规划,以保障社会稳定。广东省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应对措施的差异化,各地政府需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发挥出应急管理的高效能力。在确保民众温暖度冬的同时,也要保持高度警觉,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