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饺子热销背后的民心温度计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对于许多国人来说,无论身处何地,冬至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热腾腾的饺子。尤其是在这个忙碌至年底的时刻,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浓浓的时令节日仪式感。据饿了么“放心点 · 榜”数据显示,今年冬至当天截至下午1点,全国已有73244份饺子外卖送到酒店大堂,15831份送往滑雪场,11194份送到了西餐厅、闽南菜馆等各类饭店,昭示着饺子的普遍受欢迎。

尽管冬至无法像春节一样让人们放假团聚,但人们依旧将心思放在家人和朋友身上。一则温馨提示,”年底了加班多,怕你忙忘了今天是冬至,给你点了一盒饺子过节,天冷注意保暖”,温暖了不在身边亲友的心。据统计,冬至当天上午,为外地亲友订饺子的订单环比增长了120%。

各地的特色饺子亦是文化传承的呈现。哈尔滨最热销的是酸菜肉饺子,西安市民偏爱酸汤水饺,而苏州则流行西葫芦木耳三鲜水饺。饺子伴侣的选择反映了地域差异和饮食文化,蘸醋或是酱油的争议一直是网友热议的话题。数据显示,在蘸醋派中,苏州市民对醋的喜爱度居高不下,其饺子外卖单中,加购醋的数量是酱油的26倍,上海紧随其后。而哈尔滨人偏爱酱油,其酱油订单量是醋的两倍。另有城市如西安,独爱油泼辣子作为蘸料。

在北方,吃饺子有着不可分割的“搭档”——大蒜。饿了么数据表明,北京、哈尔滨和青岛是加购大蒜比例最高的城市。北京人偏爱腊八蒜,哈尔滨和青岛人则是蒜泥的忠实粉丝。

此外,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同样盛行。在西安、苏州、上海、杭州、北京等城市,人们会在订饺子的同时,一起下单羊肉汤、羊骨汤等搭配食品。而有趣的是,各地区对于饺子的搭配也各有特色:西安人喜配馍,上海市民挑选午餐肉,深圳钟情于云吞,厦门食客偏爱扁食,青岛人爱加馒头肉包,哈尔滨人欢迎拉皮,北京市民则偏好拌菜。

南方不少城市,比如苏州、深圳和厦门,冬至时也喜欢吃汤圆。尤其是广州、深圳和厦门,冬至前夕,汤圆外卖量增长均超过50%。黑芝麻馅汤圆尤受广东人民的喜爱,配上红豆沙、绿豆沙等传统食材,销量更是飙升明显。

饿了么借助知名作家许知远参与的“冬至大如年,乡思在舌尖”特别企划,以及“大牌饺子5折起”的促销活动,致力于将传统时令文化与美食相结合,满足消费者对节日美食的需求。不仅如此,各大品牌为确保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推出了各种包装创新和餐配方案,例如“赵奶奶 • 水饺锅贴小酒馆”的独立包装水饺,以及“颂饭”的可降解食品级餐盒,皆体现出品牌对品质和服务的重视,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综观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到在这个传统节日,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传统饮食习俗的传承还是对亲友的深情记挂,国人对于饺子始终有一份特别的情感。在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节日里,人们通过一顿饺子,沟通了情感,回味了家乡,更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藏。在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这样的节日美食更呈现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社会关怀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