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有许多影视作品上映,但要说哪一部热度最高,那非《庆余年2》莫属。如今《庆余年2》已经落幕,对于追剧的观众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庆余年3》何时播出。
尽管观众急切期待《庆余年3》的播出,但距离这一天可能还有一段时间。毕竟,《庆余年1》和《庆余年2》之间相隔了整整五年。在等待的过程中,不妨回顾一下前两部的精彩剧情,其中有许多值得深思的细节。
在《庆余年1》和《庆余年2》中,都有一位朝堂重臣告老还乡,但他们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梅执礼在回乡途中遭庆帝安排的黑骑暗杀,而林若甫则在同样的情况下全身而退。两次调动黑骑,下令的都是庆帝。同样是朝廷重臣,为何梅执礼和林若甫的境遇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林若甫比梅执礼聪明得多,他对庆帝的帝王权术有深刻的理解。在《庆余年2》中,林若甫一见到庆帝,就立刻伏地请罪。这一动作实际上无异于承认了庆帝对他的怀疑。庆帝表面夸赞林若甫劳苦功高,暗地里却指责他位高权重、不再把皇权放在眼里。
林若甫也深知庆帝之心,在这一系列复杂的权谋斗争中,他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在一次与庆帝的对话中,林若甫主动提及:“臣,残躯无力国事,尸位素餐。”乍一听这是在表明自己已经老迈不中用,实际上则是在告诉庆帝,下面的臣子所为并非他主使,任何过错都与他无关。
这句话看似示弱,实则暗藏玄机。如果倒持太阿,一味乞求庆帝怜悯,那么他的命运将和梅执礼一样,完全被庆帝掌控。但林若甫并未如此,他巧妙地将责任推脱给其他臣子,让庆帝有所忌惮,同时表明自己即将告老还乡,不会再参与朝堂事务。
林若甫在朝堂多年的积累让他深知人心,略施小计即反客为主,使得庆帝不得不对他有所忌惮。当庆帝询问他返乡是否孤身一人时,林若甫立刻表示自己会立即动身,并且提到大宝将留在朝中。这看似是留下一名人质,实际上则将大宝托付给范闲,并借此提醒庆帝,不要对大宝有任何不利举动。
林若甫这一系列的反应,不仅保全了自身,还为范闲解了围。在《庆余年2》这部剧中,这样的权谋斗争细节比比皆是,也正是这些点滴细节让这部剧成为了经典。
最后,不少观众翘首以盼《庆余年3》何时能够播出,但在这之前,我们不妨再细品一下《庆余年1》和《庆余年2》中那些扣人心弦的剧情。林若甫的聪明才智从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结局让人感叹权谋之深,同样也给其他臣子和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