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在16岁时被继父侵犯,这一刻在她心中烙下了永远的伤痛。她满怀希望地寻求母亲的理解和庇护,然而母亲的反应让她心寒至极。苏苏的母亲不但没有给予女儿任何支持,反而把责任归咎于苏苏,埋怨她穿得太暴露,在继父面前晃来晃去。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苏苏的母亲竟然感激继父没有被外面的女人迷惑,否则她们一家几口该如何度日成了她最担心的问题。
苏苏听完母亲的指责后,痛哭流涕,跑到外面呕吐不止。在极度悲痛之际,她的胃部甚至比内心更快做出了反应。此时的苏苏已经明了,母亲从未考虑过她的感受,母亲所担心的只是自己在没有男人依靠的情况下如何生存下去。而这一禁忌的亲密之事,居然成了母亲维护家庭经济来源的“法宝”。
面对现实,苏苏明白,她的母亲心中根深蒂固地认为女性如果没有男人的依靠,生活将万分窘迫,甚至无法继续。为了留住一个男人,苏苏的母亲选择了牺牲自己的亲生女儿,来捍卫自己的婚姻和生活保障。爱孩子,对她来说或许远不如维系自己的生活来得重要。
按常理来说,一个正常的女性,即便是失去了丈夫的照顾,也应该想到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撑起家庭的责任。扫大街、捡破烂、做保洁、洗碗工、端盘子,每一种职业也可以让她们有口饭吃,足以养育孩子。苏苏的母亲拥有能生活的双手双脚,却面对侵犯自己女儿的男人感激涕零。这一行为,令人生恶。
不仅如此,苏苏在默默努力下,嫁了一个不错的男人,但她的母亲依旧不放过她,时常试图从苏苏身上榨取利益。而这让苏苏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苏苏的一位朋友也有类似的家庭经历。朋友的婆婆因为害怕无男人的日子,对丈夫的拳脚相加逆来顺受。即便朋友好心劝她留在城市,她也执意要回乡下照顾丈夫,哪怕未愈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
在这个社会里,不乏被家暴却不敢反抗的女人们,比如小燕,她撇下自己的孩子,选择避而不见,忍受丈夫的暴力,依然给丈夫洗衣做饭,像个小媳妇般伺候。在孩子的眼里,母亲的懦弱无能和对家庭暴力的忍让,是最糟糕的示范。
面对这些困境与悲剧,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真的不适合做母亲。她们骨子里缺乏独立与坚强,只能依赖男人而存在。如果你不幸拥有这样的父母,或许最好的选择就是勇敢地断绝关系,逃离这个充满创伤的原生家庭,让自己变得强大,拥有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在《玫瑰的故事》中,苏苏在面对母亲和继父的伤害时,依然保持温柔的心,努力奋斗,最终自救成功。而没有血缘关系的姜总和玫瑰,却成了她生命中最温暖的依靠。这个世界虽有太多的残酷,但有温暖与爱心的人,才能点亮希望的曙光。